
作者:李锋谈到渠道精耕,我想每个经销商都知道,无论是自身生意的需要,还是厂家的要求,渠道精耕一直贯串着我们生意的始终。但详细如何做到渠道精耕,或者说如何在渠道精耕的基础上,做到最大化的销量产出,最大化的利润产出,很少有经销商认真想过。之前我见到一位县级经销商,在130万人口的县城,用了19辆车,20名业务员,做了传统小店1000家和3家KA超市,年销售额5000万。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来,算是渠道精耕的,但这位经销商老板跟我吐槽,虽然销量大,但一到年底算账,没有什么利润。
因此渠道精耕的基础,一定是要建设在投入产出比之上。上面的案例,面临的问题是,1000家终端客户,每小我私家服务50家小店,效率太低。反过来说,人力、车辆的资源浪费太严重,设置严重超标,这是没有利润的关键所在。
按正常来说,6-8个业务,6-7辆车,完全可以告竣5000万的规模。如何做好渠道精耕,差别类型的渠道,该如何设置人力资源和车辆,焦点谋划的关键点是什么?为此,新经销邀请了宏业恒大商贸总司理李锋先生,谈谈当前市场主流渠道的渠道精耕计谋,期望能给到经销商朋侪一些借鉴和启发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:由于快消类目的差别,署理产物的差异性,加之每位经销商生意体量差别,在操作方法上没有一个相对尺度的数字谜底,但能够提供的是操作思考的逻辑和谋划的关键点。
-01-批发渠道:快、简、少虽然我不提倡做批发渠道,但不少经销商的生意笼罩区域大,没措施,不得不借助批发渠道实现快速分销。因此,做批发渠道要越简朴越好,人越少越好,周转越快越好。批发渠道,人是第一要素,人不要太多。
突出优势,打压竞品,靠快和量赚钱。在产物结构上,脱销品加上二三线品牌,甚至部门“暴利”产物,提高利润率。我想提醒一下:如果想做恒久的经销生意,批发渠道只是你做大生意的一个过渡阶段。直营终端,是每位经销商必经之路。
无法直营终端,便不能真正资助上游厂家实现渠道精耕,对品牌商的价值自然是打折扣的;无法直营终端,自然也没措施连续性地推新品,推高毛利产物,利润也是无法获得保证。-02-传统渠道:精致化治理,关注历程而非效果传统流通小店,是经销商最熟悉,且也是做得最多的渠道,但相对也是治理最为庞大的。
如何谋划好传统流通小店,我认为焦点是两个抓手:一个是组织治理;一个是门店治理。1. 组织治理首先经销商需要盘算门店数量,以此设置人员。像粮油品类的经销,按千人一店,凭据人口数量定位你的门店客户数。
100万人口的市场,至少1000家终端。好比,饮料品类,可能是千人1.5店,1200-1500家终端门店。确定目的门店数后,开始举行业务员的线路计划,设计尺度。
好比每个业务员治理150家客户,划分6条线路,天天造访25家门店。计划好造访线路,经销商一定要充实使用数字化的工具治理业务员,考核业务员、检核业务员。
这是保证门店活跃的基础,没有造访,就没有活跃门店。这里有一点,有些经销商可能因为署理的品牌多,往往纠结,到底是按区域划分计划线路,还是按品牌划分计划线路。我的建议:只管以区域划分,不要按品牌划分。
只管不要离开单独造访,如果品牌多,可以适当淘汰服务客户数量,集中网点造访。多品牌一人造访,业务员也能有资源谈判,最大化使用各种产物的资源去要求终端门店。如果离开造访,不仅仅会造成各自为政,同时也会资源浪费。对经销商来说,业务员的人员成本是最贵的,也是成本中占比最大的。
这是业务员门店造访的计谋,但还不够。经销商必须学会评估单个业务员的投入产出比。
好比,一名业务员卖力100家客户,单月至少不能少于10万销售额。同时联合产物毛利和产出的利润,测算业务员的孝敬值。2. 门店治理关于门店治理,焦点就是做5点:扩客户、扩产物、扩陈列、调结构、做服务,这是做传统渠道门店的焦点。
对经销商生意来说,终极的目的是,提高单店产出,实现利润最大化、销量最大化、产物占比最大化。做传统流通渠道,业务员的焦点任务是扩客户、扩产物、扩陈列、调结构、做服务,经销商老板需要抓的是业务员上述焦点任务是否按设定的尺度告竣,通过做终端体现、历程指标的考核,促使业务员落地执行。而终极目的是经销商所追求的效果,凭据效果反推,给予业务员下达任务。终端门店治理的焦点,业务员以考核为导向执行历程指标,经销商以目的为导向设计历程指标。
除了在门店治理中另有一个价钱治理,格外重要。关于价钱治理的关键点,我的建议是不管卖什么产物,至少要比厂家指导价高2-3个点。好比厂家让卖40,你就卖41。固然多出来的1元,不是让你装在口袋里作为利润,而是要给到业务员,让业务员手里有资源和砝码,可以跟终端门店谈条件。
好比扩大排面、增加新品、产物搭赠。虽然最终这1元,最后仍然是流向了终端门店,但通过这样的形式,业务员手里有钱,就敢跟终端谈判,以条件换条件。
固然,在流通门店的价钱治理上要做到统一,无论是大店还是小店,供货价一样,统一治理,尤其是脱销品的价钱稳定。另外,在价钱的治理上,还会牵涉涨价和降价环节。关于传统渠道的涨价,我认为有“三部曲”:第一步,涨价一定提前要一批货,这批货是给到门店做过渡,价钱维持稳定;第二步,用新价钱给客户,但要接纳搭赠形式,搭赠完还是原来的价钱;第三步,才是真正涨价。通过三个门路,逐步让客户接受,这样也不会因为涨价而丢失客户和销量。
纵然厂家没有给任何资源,我的建议是经销商少赚1-2个月的钱,保证价钱平稳过渡,保住客户和销量,才是恒久之计。关于降价方面:不要马上给客户降价。此时,客户若是有库存,可。
本文来源:j9九游会app下载-www.hxyhsp.com